综合

耗费45万元历时两年走“门路”为孩子办转学,转进了骗子的圈套

  一波三折换所学校继续“操作”

  事没办成,丁先生夫妇本已心灰意冷。朱某某那边,到手的钱“得而复失”,却心有不甘。朱某某决定换一所学校,继续帮丁先生夫妇“运作”,不过,这一次请托费用已经涨到了45万元。

  为了让丁先生夫妇相信自己有能力办妥此事,朱某某决定一人分演多个角色。他用多个手机号码注册了数个微信账号,角色拟定为“陈校长”“吴局长”“李老师”等人,并将这些微信号一一推送给丁先生夫妇。这对夫妇哪里知道,这是朱某某专门为他们设下的圈套!夫妻俩咬咬牙,又凑齐了45万元,分批打进朱某某提供的账户。

  钱拿出去后,这夫妻俩就是不是向朱某某询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进展到哪一步了?而朱某某那边,依然不紧不慢,有时候回复说“还在办”,有时候回复说“好了,好了”。这夫妻俩只好耐着性子,苦苦等待。

  朱某某觉得,老是他一个人“传话”,日久未免会让丁先生夫妇生疑。他拟定的那些“角色”应该适当登场。于是,他就用“陈校长”的微信账号给丁先生发送了一条信息,通知他们可以拿着材料去学校办转入手续。

  等了很久的丁先生夫妇,觉得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心情大好。两个人忙忙碌碌地整理好材料后,按照约定时间兴冲冲往学校赶去,然而,还没到学校门口,却被“陈校长”微信告知:“正在开会,无法脱身,下次再来。”夫妻两人觉得,事情已经办到了这一步,好事多磨。等几天也无妨。

  谁知朱某某操纵虚拟角色上瘾,此后竟然轮流使用“陈校长”“吴局长”“李老师”的身份,给那夫妻俩发信息,以此来拖延时间。每次发信息,内容几乎都是通知他们带着材料去学校办手续,却一次又一次给人家吃“闭门羹”。虚拟角色爽约的理由无外乎都是“生病”、“开会”、“车子坏了”等。为了演出逼真效果,期间朱某某还多次陪同他们一起去学校,但是结果还是一样。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2022年1月,朱某某用“李老师”的角色给丁先生夫妇发消息,让他们于1月11日下午再次带材料去学校办手续。

  这一次,丁先生夫妻又喊上朱某某陪同,但“李老师”一直没有出来。三个人在学校门口从下午3点多一直等到晚上8点多,“李老师”不仅人不出面,连微信电话也不接。

  朱某某以为这样演下去,丁先生夫妇会就此作罢,可他没料到,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羹”后,丁先生夫妇渐渐认识到自己被骗,于是当场打电话报警。朱某某在一旁也装着义愤的样子,也要报警,要让公安机关把这事查个明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周到 作者:叶松丽 沈欢欢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