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这些护肤品虽廉价 却是几代上海女人的心头肉

  充满年代感的“铝盒子”

  “山青水绿”的上海仪态

  那些年,上海话要形容一个人打扮得体、整洁干净,常常会用一句“山青水绿”的评语。上海女人走出家门前,都会习惯性地照照镜子。她似乎在问镜子里的那个女人,你这个模样是否能走得出去,你上街上班,路上的行人会怎么看你,单位的同事会如何评头论足。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些年里,虽然生活水平不高,物质匮乏,但是大多数上海女人都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戴得有模有样,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当时提倡勤俭节约,崇尚的是自然美、本色美、劳动美。但讲究生活的上海人,在简陋的环境中还是让上海这座城市处处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雅霜广告

  多年以前,上海人的住房都很狭小拥挤,于是有很多上海人家每到黄昏或夜晚就会用花露水喷洒房间,来清新空气。

  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上海女人用的都是护肤品而不是化妆品,但是上海的女人们却巧妙地把护肤品当成化妆品来用,一品两用、一举两得,既护肤又美容。

  沪上首家美容院

  1984年12月30日,上海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立刻就成为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人街谈巷议的新话题,就连电视新闻也对此进行了报道:那就是解放后沪上第一家美容院——露美美容厅的开张。

  露美美容厅开在淮海中路上,设有全套美容、简易美容、单项美容和修指甲等项目,还可上门服务。当年露美是领号的,全部排队,甚至隔夜排队。第九家开的时候,临近省份的人都过来的。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1985年的5月1日还来采访过。

  上世纪80年代的露美美容厅

  当年好多人到露美来,是因为到露美来做头发是一种享受,到露美做头发是一种身份的体现。只要到露美来,说头发是露美吹的、露美做的,护肤是露美做的,在那时就是身份的象征,有腔调。记得露美开张的时候,洗发和吹风七块五,当时市面上的烫头发,冷烫仅三块五。那时候工资稍微多的也八十几块,很少有超过一百块的,所以七块五毛钱是很贵的。

  吃香的化妆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结婚时,亲戚朋友所送上的新婚贺礼大多是花瓶、脸盆、热水瓶等一些日用品,而在所有的新婚礼物中,新娘最期望得到的是一套精致亮眼的化妆品。即使没有冰箱彩电,但是拥有一套化妆品礼盒,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化妆品在百货商店里不但畅销,而且紧俏。1980年代以后结婚的年轻人,一定要买一套蓓蕾的、露美的化妆品。这套化妆品比较齐,它里面的化妆水,还有唇膏、粉饼,新娘化妆都齐了。如果谁结婚时给她买一套,新娘一定是开心得不得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圈 作者: 责任编辑:刘鑫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