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仅存“两个半”的孔子家庙,“半个”在青浦

  我国历代众多的孔庙均是官祀的礼制性庙学合一的庙宇,而其中住有孔子后裔,同时兼进行世袭“家祀”祭奠的孔氏“家庙”,历史记载仅存“两个半”。除了山东曲阜和浙江衢州两座孔氏“家庙”外,位于青浦区香花桥街道内的青浦“孔宅(孔子衣冠冢)”古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半个”孔子后裔“家庙”。

  据《云间志》《青浦县志》等志书记载,隋大业二年(606年),孔子三十四世孙孔贞为苏州长史,奉孔子衣冠环壁葬此。元至正间(1341—1368年),里人章弼继等建孔宅书院,以待学者。明万历间(1573—1620年),郡守贾待问等立碑,修衣冠墓。清康熙六年(1667年),增建大殿、退省斋、碑亭等建筑,并刻唐吴道子画孔子像碑置于堂中。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敕立五代王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知县孔昭显遣良工摹孔子及四配十哲像以列龛供奉。

图片

  清光绪版《青浦县志》孔宅图

  1959年,孔宅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因动乱,殿宇大部分被废。1983年,孔宅仅存的大殿建筑移置于大观园游览区。

  据相关文史资料记载,至1985年青浦孔宅原址仅存古银杏2棵、清代大石碑2块。因而在1986年11月,撤销其文物保护单位。但在之后研究和发掘中,陆续发现了几块石碑。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现存的几块青浦孔宅石碑。

图片

  孔宅的古银杏(图片来自《青浦孔宅》)

  上世纪60年代大炼钢铁时,有人将孔庙中的石刻用于充当石灰石,除孔子圣迹图外,其余石刻几乎全部损坏。1966年,孔庙受到严重破坏,孔庙中殿堂楼阁、石坊牌楼荡然无存,文物书画、花木碑文亦消失殆尽。1969年,青浦修建人民防空设施,在曲水园修建地下掩蔽部,青浦装卸队进行了大规模地下建设,当时大量石料运入曲水园,孔庙部分石刻也作为防空建筑材料被埋入地下。

  1972年,深挖洞广积粮时,曲水园地下再建人防设施,孔宅石刻又被大量运至曲水园。1983年,孔宅大成殿整体搬迁至上海大观园梅园之内。1984—1986年,曲水园第二次大修,复建清籁山房时,挖出两块石刻。这两块石碑被长期保存在仓库内。1985年,唐吴道子绘孔子石刻像等碑刻,被运至南门塔院保存。2005年,曲水园迎来第三次大整修,在翻修清籁山房人防工事时,又发现孔庙图文石刻三块。于是将二十余年前存留的两块石碑一起予以专柜展出。

  2007年,在曲水园又发现董其昌所书,关于孔子墓相关文字碑刻一方,在荷花池改造打通人防工事与城河之连通时,发现一块残碑,边有龙纹“衍鲁”二字。时任区绿化署副署长的张建明参与修建管理工作,见龙纹知是圣迹无疑,便令工匠将此石保存于曲水园内。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绿色青浦 作者:张丹洋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