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企业大多只计算用人成本,忽略人力资本投资

    日前,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人口技能提升白皮书》显示,职场中的个体对自身条件不自信的同时,团队管理者对当前团队成员的整体水平满意度也不高。但是,大多企业往往只会计算用人成本,而忽略人力资本投资。

    调研显示, 31.5%的团队管理者对员工水平不太满意,认为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指导员工才能上手工作,还有5.2%认为基本需要从头教。

  团队成员素质水平整体缺失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多实际困扰,46.7%的管理者表示遭受"员工缺乏职业化,不够成熟"的困扰,37.4%的管理者认为"员工能力弱,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指导"。

  白皮书指出,企业是追求效率和价值的组织,尤其在盈利挑战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对组织的效能和员工个体的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整体短视的价值理念中,企业对员工培训不足,对人力资本投入重视不够不仅影响员工的就业质量,更导致企业效能无法提升,多沦为"平庸企业"。

  企业招人奉行"拿来主义"原则,在人才培养中严重缺位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指出,2019年至2021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其中,企业需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广泛组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

  对于这一宏观政策理念,当前企业普遍在观念上没有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认知,还在一刀切的把员工计为"用人成本",这势必导致企业在与员工利益相关的投资上没有动力。从用人经理的角度来看,目前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在解决其管理困扰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小,帮助作用仅为21.7%(帮助非常大+帮助很大),更多是无感或者没有帮助。

  原因分析显示,主要是因为当前公司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在经费的投入上不足,其次是公司的培训课程内容和资源有限、培训内容松散,不成体系等原因造成。

  目前公司内设置的培训内容以工作守则和流程培训、岗位职能和技能要求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最为普遍,而在专项综合培训、领导力培训等方面设置偏少。整体来看,培训项目单一、培训内容浅显,目前作为培训供给端之一,企业的培训存在诸多进步的空间,经费不足、培训体系和内容的缺欠均导致目前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

  职场人普遍自认能力广而不专、缺乏培训单向输出

  培训资源的匮乏让职场人普遍没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成长。调研显示,岗位职责不清,导致工作广而不专是职场人群目前职业发展中最大的担忧之处,其次是缺乏培训,只有输出没有输入。这也是导致待业群体普遍存在个人履历缺乏竞争力的核心原因之一,工作经验之所以在求职中被企业看中,正是看中在一段工作经历中的实际成长和积累,这包括技能、资源、思维模式、决策能力等综合素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半左右的在职受访者认为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广而不专,只是了解到了皮毛,更惨的是不仅没学到知识,还在持续单向输出。

  据调研数据显示,71.3%的员工希望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软实力的提升需求也在逐渐普及。

  职场人立志"自我救赎",渴望雇主提供成长和发展机会

  在成熟的社会和企业技能提升机制尚未搭建完善之前,职场人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积极自救。学习充电正在成为职场人焦虑的缓解剂,据调研数据显示, 93.7%的职场人把终身学习纳入人生目标,大多数人会选择参加培训、自学和向牛人请教等学习方式。

  个体的能量有限,在职的职场人也对雇主提出了迫切的发展期许。调研数据显示,在个体的职业成长和发展中,64.1%的职场人希望有明确的职业规划,55.1%期待有专业的人员培训。雇主也应该把握员工上进的利好,充分利用海绵吸水效应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发展机会和资源,在员工技能上进行投入不失为一项明智的投资。

  职场全年培训时长仅8.25天,一半职场人培训时长不足5天

  现实情况是,职场人普遍在依靠自己自救,在最佳雇主评选项目调研中发现,职场人整体获得的培训平均时长仅8.25天,只有输出没有技能上的收获,其中46%白领培训时长不足5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麦香鱼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