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家居生活

爆改沪60年代户均17㎡公房 网友惊呼:点石成金

   作为现代城市的保留印记,老建筑反映了传统城市的肌理和过去独有的文化空间,也保留了一些人的精神记忆。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老建筑使用功能落后、内部结构和设施的陈旧与现在的建筑形式是不相符的,为了适应周围及其使用人群的需要,为了使老建筑能够更好的物尽其用, 对老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和再利用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改造

   新与旧的交流

   老建筑改造,是一场新与旧的跨时空对讲

   凝聚旧的历史,注入新的意义

   老建筑就像是门口的老树

   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老建筑改造

   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与活力

   1 改造背景

  本次改造项目位于永嘉路492弄1-2号,地处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该建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为独幢四层小梁薄板简易公房。原有租赁住户66户,户均居住面积不足17平方米,厨房公用,需要“拎马桶”,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且由于原建设标准低,房屋结构严重老化,房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 改造策略

   为彻底解决该处房屋的居住和安全问题,徐汇区政府决定对该处房屋实施旧住房整体置换工作,并计划在修缮后用于保障住房。

   1

   整体修缮

  保留原始房屋结构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加固底层基础,内外墙体包夹钢筋网片,重新浇筑楼板等多项措施,彻底改善了房屋结构老化和不安全问题。

   2

   内部优化

   2-4层布置36套独用卫浴的单间,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风貌保护区内文化单位的引进人才。底楼设计为全幢房屋的公用部位,2-4层设计为公寓,整体以社区活动中心和公租房公寓的形式重新对外开放使用。

   3

   改善环境

   拆除部分损坏严重的房屋,腾出土地布置墙面绿化和小广场,提升居住环境和品质。

1 2 3 ... 7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设计联 作者: 责任编辑:六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