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DNV GL: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风能和太阳能需要增加8倍

  • DNV GL能源转型前景展望指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 2.4摄氏度
  • 为控制全球变暖,能源专家提出一套技术措施组合,其中包括:
    • 到2030年,将太阳能增加10倍达到 5TW,风能增加5倍至3TW,电动汽车电池产量增加50倍
    • DNV GL呼吁采取不同寻常的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新型脱碳技术和系统、电动汽车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北京2019年10月22日 // -- 全球性的质量保障和风险管理公司DNV GL近日发布的电源供应与使用报告显示,为控制全球升温低于2摄氏度并达到《巴黎协定》目标,能源转型需要增加10倍太阳能、5倍风能,并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措施。该报告发现能源转型的速度比以前想象的要快,但速度仍然太慢,无法将全球气温上升到远低于“巴黎协定”规定的2摄氏度以下。

按照预计的速度,DNV GL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极有可能比工业化前温度高2.4摄氏度。用于遏制排放,达成气候目标的技术已经存在。为确保达成目标,需要更为深远的政策决定。

DNV GL建议,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以便缩小排放量差距,即减少能源系统脱碳的预期速率与达成《巴黎协定》设定的限制全球升温低于2摄氏度的目标所需速度之间的差异。

该组合措施包括:

  1. 到 2030年,将太阳能增加10倍至5TW,风能增加5倍至3TW,从而满足50%的每年全球电力需求。
  2. 到 2030年,每年5000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电池产量增加50倍,同时投资存储过剩电能的新技术和开发解决方案,以便电网可以应对不断涌入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并网。
  3. 为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创建新的基础设施。
  4. 到2030年,电网扩建和加固所需的年投资超过1.5万亿美元,包括超高压输电网络和广泛的需求响应解决方案,以平衡可变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5. 未来十年,每年全球能源效率增加 3.5%。
  6. 使用绿色氢能为建筑和工业供能,为交通提供动力,并在电网中利用过量可再生能源。
  7. 对于重工业领域:增加生产过程的电气化,包括电气加热。现场新能源结合存储解决方案。
  8. 热泵技术和改善绝缘性。
  9. 大量扩展用于城市通勤、长途客运和货运的轨道交通。
  10. 快速广泛部署碳捕集、利用和存储安装。

能源转型正以惊人的步伐继续向前。DNV GL报告预测,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 (PV) 和风能的发电量将达到36,000太瓦时/年,是目前产量的20多倍。到本世纪中叶,大中华区和印度将占据最大份额的太阳能发电,其中中国占全球已安装光伏装机容量的40%,印度次大陆排名第二,占比为17%。

根据该报告,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约80%的全球电力。

在电气化方面,热泵、电弧炉使用增加,电动汽车革命蓬勃发展,2032 年所有新售汽车一半为电动汽车。

尽管进展迅速,但能源转型速度还不够快。

DNV GL预测,令人担忧的是,在1.5摄氏度的升温限制下,剩余的碳预算最早将在2028年耗尽,2050 年的CO2排放量将超过7700亿公吨。

“我们的研究显示,技术有能力消除排放量差距,创造清洁能源的未来。但时间迫在眉睫。只有在非比寻常的政策措施支持下,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成功。我们呼吁采取政府政策扩大和改变电网,以容纳新能源的崛起、制定经济刺激举措促进能效措施,加强监管改革,以加快交通电气化,”DNV GL – 能源首席执行官Ditlev Engel说。“政府、企业和社会需要整体从‘一切照旧’的普遍心态变为‘改革求新’的心态,以加快能源转型的速度。”

报告还表明,能源转型是可以承担的,世界的能源花费GDP份额占比会更小。全球能源花费目前GDP占比为3.6%,到2050年将降低至1.9%。这是由于新能源成本骤降,同时其他效率提升,从而可进行更大的投资,以加快转型。

DNV GL呼吁所有签署《巴黎协定》的197个国家/地区提高和实现截至2020年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确立的更高目标。

在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第一次NDC中,概况来说,目前75%涉及可再生能源,58%涉及能效。

DNV GL呼吁全球的政治领导人,这两个百分比都需要在第二次NDC中达到100%。

欲阅读能源转型前景展望:

电源供应和使用报告,可在此处免费下载报告。

报告的预测数据集还可从DNV GL数据平台Veracity下载。

【广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志峰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