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消费警示

戴墨镜也能成功支付 刷脸支付模式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调查

  80.7%的用户了解人脸识别技术

  在新科技的助力下,年轻人正在重返线下。“在与蚂蚁金服合作后,卜蜂莲花的年轻用户明显增加。”袁林化说。

  的确,年轻人对于这项支付技术似乎更容易接受一些。记者体验期间,有几位年轻消费者,没等工作人员建议,便主动到“刷脸区”尝试。被问及是否担心资金安全,他们打趣道:“我觉得这比刷码安全,毕竟我自己的脸盗不走。”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最新发布的《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2018年,用户对指纹识别技术了解程度排名第一,占比为93.0%,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为80.7%。

  与2017年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超过百万消费者,体验过刷脸支付。进入2019年,对于移动支付行业而言,更是进入了刷脸支付元年,无论是商家积极性,还是用户主动性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观察

  刷脸支付到底安全吗?

  从现金、信用卡到移动支付、刷脸支付,人们在感叹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同样不难发现,每一次支付革命的背后,是人们对支付便利性、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据支付宝官方介绍,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如果检测到并不是真人刷脸支付是无法成功进行交易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不过,此前记者曾报道过,苹果人脸解锁,在脸部特征极为相近的双胞胎用户间,存在一定出错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刷脸支付带来了风险。

  其次,与指纹、虹膜等相比,人脸是一个具有弱隐私性的生物特征,因此,刷脸支付的技术对于公民隐私保护造成的威胁性尤其值得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曾表示:“人脸图像或视频广义上讲也是数据,如果没有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就会容易侵犯用户的隐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处理、分析、应用很多都是由算法来实现的,越来越多的决策正被算法所取代。因此,如果将算法应用在犯罪评估、信用贷款、雇佣评估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场合,一旦产生歧视,就可能危害个人乃至社会的利益。所以,刷脸支付、刷脸识别应用在金融支付行业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银行取钱只通过刷脸不用密码的情况还没有真正实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劳动报 作者:陈宁 责任编辑:猪柳蛋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