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100年前的小菜场在哪 说说上海小菜场前世今生

  从计划到放开的记忆

  如今,上海市民不会天天都跑小菜场了,当然也有人喜欢去大超市买菜。不过人们一说到小菜场,还是会滔滔不绝地说当年自己如何排长队、摆砖头。过去买菜要凭票,还有小菜卡分小户和大户等等,看来人们对于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的小菜场还有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有这么一件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计划经济年代的三角地小菜场

  1949年解放以后,人民邮政要制定邮票的价格,就去请示国家领导人。领导人就问农民,到集市上卖一只鸡蛋多少钱?当时一个鸡蛋的价格大约是四分钱。于是就定下来,在市内寄一封信的邮票就是四分钱,相当于买一只鸡蛋。而一封信寄到外地要贴八分钱邮票,相当于买两只鸡蛋。寄信的邮资参照的是鸡蛋的价格,这表明了老百姓买小菜是最基本的民生,小菜场,大民生。

  解放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物价稳定。据我母亲回忆,1951年3月,那时1万块钱能买28~30个鸡蛋,正好一篮子(注:旧币1万元相当于新面值人民币1元)。一位原副食品行业的老同志,因病不能口述,用文字写下了这样一段回忆:

  1952年—1958年间,你走进菜场,鸡、鸭、鱼、肉样样都有,而且价格也便宜。老百姓讲:鸡会叫,鱼会跳,鸭子呱呱叫。当时老百姓的工资虽不高,但生活过得很开心。鸡大概是7角8分一斤。鱼呢,黄鱼6角一斤。鲳鱼也是6角一斤。还有河鱼,只有3角4角一斤。肋条肉只有4角8分一斤。菜价是明码标价上台,当时是用毛竹片做的竹签,长大概是30厘米,宽是10厘米左右,牌价写在上面。居民到了菜场之后,一看牌价的标签一目了然。

  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上海蔬菜商业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1960年,上海市蔬菜供应十分紧张,每人每天只能供应二两蔬菜。当年冬天,我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第一次启航从天津、青岛等地抢运了几千吨大白菜,紧急供应上海菜场,以解全市老百姓没有菜吃的燃眉之急。万吨轮首航运菜一事在当时并没有见报,可能是因为看上去有点“大材小用”。现在看来是大材大用,因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大约是从1950年代的后期开始,上海人到小菜场不仅要带好钞票,还要带上票证。一些上了一定年纪的居民还记忆犹新:买菜要有肉票、鱼票、蛋票,豆制品票也有的,不买豆制品还可以买发芽豆。过年了,新鲜鸡蛋很难买到,但是有冰蛋票,用冰蛋做蛋饺皮蛮难做的,因为冰蛋的凝性不如新鲜鸡蛋。笔者走访过一位叫胡申南的老人,他喜欢收藏各种票证,在藏品中我们看到还有干菜票、冻禽票、蛋品票、黄酒票、粉丝票、海蜇头票、味精票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一应俱全。

  有一部影片见证了当年那段历史。那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一个日本的摄影队拍摄上海人去小菜场买菜的真实镜头。在影片里,天还没大亮,小菜场里已经是人头攒动。镜头里阿婆要买肉,先要给营业员交肉票,然后才能称肉付钱,当阿婆买好了菜刚走出小菜场的时候,忽然,小菜场里面热闹起来,很多人向卖鱼的摊位拥了过去,老阿婆也急忙返身回到了菜场,原来菜场里刚运来了一批橡皮鱼,当时鱼是凭票供应的,而橡皮鱼是唯一不用鱼票的漏网之鱼,所以大家都抢着去购买。

  上海的小菜场真正做到菜源丰富,能够满足老百姓菜篮子的需求,那是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了。改革充分发挥了亿万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打破了解放后沿袭多年的国营菜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很快上海开始有了早先被视作“资本主义尾巴”的农贸市场。

  经济搞活了,市场一放开,小菜马上就多起来了,苏北的农民兄弟运来了自家养的草鸡,在三官塘桥办起了一个活鸡批发市场。上海市民能吃到久违的草鸡,感到味道好极了,于是就说这是“百万雄鸡下江南”。国家的形势大好,上海的形势大好,菜篮子里能够看到好的形势,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话,叫菜篮子里看形势。

  

上一页 1 ... 3 4 5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刘鑫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